新闻热线:13107779999|投稿邮箱:lgrmtzx@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港新闻网  ->  人文龙港  -> 正文

蛟龙出港·名家写龙港丨龙港之夜

来源:龙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9日

  编者按:8月2日至4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等20余位文学名家齐聚龙港,探访记录这座改革之城的创造精神和精彩故事。目前,作家们已经相继创作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现开辟《蛟龙出港·名家写龙港》专栏,陆续刊发佳作,以飨读者。

陈君令/摄

龙港之夜

  □黄咏梅

  第一次来龙港,之前只知道这个位于浙江南部的城市,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到2020年9月,刚满周岁。车刚开上龙金大道,接车的作家余先生就开始跟我聊天,聊他自己,也聊这座年轻的城市,他的兴致勃勃中掩饰不住一种自豪。

  上世纪90年代初,跟很多温州人一样,余先生离开家乡到安徽黄山做小生意,因为自身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看到当时游客们购买的黄山茶叶,包装简陋又难看,于是忽然想到做茶叶包装袋的设计,他将黄山那棵著名的迎客松印到了茶叶袋上,再增加些艺术修饰,茶叶装在里边就像刚刚从黄山采摘下来的一样,客人看着喜欢,买回家,成为具有标志性的“手信”。余先生从一个小手工作坊开始他的印刷事业,最终成为一个大老板。

池长峰/摄

  上世纪80年代初,龙港从8000余人的小小渔村,硬是靠自身的一点点努力,升级为“农民城”,辖区从不到10平方公里扩展到180多平方公里,最后跃升为一个省辖县级市,龙港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城乡发展模板。印刷包装是龙港的支柱产业,素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之称。三十多年前,龙港的印刷还是一个个小作坊制作,历经多次改革,从江南这个小镇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小作坊变身大企业,成为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单从印刷业的发展轨迹,就能体现龙港人聪明肯干的集体精神。学者葛剑雄说:“在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龙港人创建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每年为国家增加数以亿计的税收,做的是一种加法。”虽然年轻,但这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横空出世的城市,它的晋级过程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全凭龙港人一贯秉持的勤劳、聪慧和韧劲儿。

  在我的预想中,这个城市应该到处都是新的,新的街道、新的高楼、新的绿化……就像一个人造沙盘,到处都是设计好的蓝图模型,规整的城市散发着刚刚落成的气息,然而,我从车窗望出去,两侧的街道、房屋、小商品店以及街边行走的路人,再平常不过了,平常得让我想起任何一个城市的道路。它不霸道,使人亲近,它又很活跃,使人不禁想融入这城市的生活。

  龙港是个港口,因其位于鳌江入海口南岸,东临东海,整个城市都依傍着水。入夜,当地主人带我们去外滩看夜景。龙港外滩像一条长长的手臂,揽着青龙江,也护卫着这个城市。在两岸霓虹闪烁的现代化高楼映衬之下,青龙江一路翻腾,生机盎然,气派的瓯南大桥横跨江面,架接起了两岸的生活,这座桥使龙港人通向了更远的远方。跟上海著名的外滩不一样,龙港的外滩保留着城市里的野趣。在岸边的滩涂上,隔出来近百米的绿化带,种满了油菜花、樱花等植物,一大片绵延至江畔。没有太多的修饰,看上去,绿化带就像一个庄稼园,我在夜色中,甚至还看到了几株高高的玉米,裹在苞衣里的玉米呼吸着青龙江的水汽,在夜色中悄悄生长,丝毫不被岸上的喧嚣所打扰。据说,外滩周边的楼盘是龙港的黄金楼盘,但建设者却舍得辟出这么一大片空地,打造出一个居民怀想和亲近家园的好去处。这就是龙港人的“讲究”。

章圣放/摄

  因为“黑格比”台风的缘故,我们没能按原计划从港口登船去看东海,只是趁台风还没到来之前,连夜去海滩边眺望。月亮还没升起来的时候,海水在朦胧的夜色中显得很温柔,只能听到它阵阵翻涌的声音,又因为黑暗中视力所限,海和夜在我的眼中构成了无边无际的辽阔景象。月亮在我们沉默着远眺的时候,忽然就从海平线上升了起来,拨开云层,照亮边际,让我们看到了东海的轮廓。海水跳跃,海潮漫涌,一浪未消,一浪又至。东海原来如此活泼、年轻、不知疲倦,与远处岸上这个灯光闪烁的小城相得益彰。如此看来,龙港人孜孜不倦、勇于拓展的精神,正是参照着这无限激情的东海呢。

  从东海岸边返回城里,已近子夜时分,然而,这城市却还未入眠。在外滩广场,还能看到市民在散步、聊天,路边摊上年轻人惬意地喝啤酒畅谈梦想,在市区中心的城市书屋还灯火通明,照见了书桌前俯首读书、求知若渴的人……龙港人说他们这里是个不夜城。这里的人似乎有用不完的热情,似乎有许多挡不住的想法,因为年轻,争分夺秒地要将这些热情和想法变为现实。我想,正是由于龙港人像建设自己的人生一样建设着这个城市,龙港才能在短短三十年间实现自己的理想蓝图。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那个龙港之夜,心中涌起张若虚的这句诗。永恒不变的月亮和东海,伴随着不断变化更新的龙港,见证着在路上的一代代龙港人。

  此文原载《海外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黄咏梅,女,广西梧州,现居杭州。浙江文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在《人民文学》《花城》《钟山》《收获》《十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小说《一本正经》《给猫留门》《少爷威威》《走甜》等。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林斤澜优秀短篇小说家奖”、“汪曾祺文学奖”等。

+更多龙港要闻

+更多龙港网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