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3107779999|投稿邮箱:lgrmtzx@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港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龙港要闻  -> 正文

新华访谈丨何宗静:争做改革弄潮儿 筑梦“未来城市”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港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的一面旗帜,是浙江奋力建设“重要窗口”进程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从“镇”蝶变为“市”,龙港争做改革弄潮儿,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新开局:  
一是从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进行谋篇布局。作为新时代全国唯一的“镇改市”,龙港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坚定扛起新型城镇化“探路者”的使命担当,谋划实施“一区五城”发展战略,有力有序推进大部制、基层治理、城乡一体化、全域整体智治等八个方面重点领域改革,先后获批2项国家级和5项省级改革试点,搭建起龙港改革的“四梁八柱”。  
二是从发挥优势的角度抢占未来发展高地。作为新生城市,龙港有机遇,也有挑战。从全局看,城镇化将成为内循环最重要的牵引力,为龙港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带来新机遇;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四大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温州正式列入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范围,给龙港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首创之年、特殊时期,我们始终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充分发挥市场化建城的导向,让人才、资本等发展要素充分涌动起来,同时不断放大改革先发和民营经济的比较优势,落实落细“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改革破题”跑出龙港“新速度”。2020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率温州之先转负为正,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等4项指标增速排名温州全市第一。  
三是从关键着力点上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人口市民化。以“没有本地人外地人,来了都是龙港人”为导向,我们推出了龙港“2.0”版的户籍制度改革,实现“零门槛”落户;73个村完成了“村改社区”,21万村民就地转市民,努力让所有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加快产业高端化。产业兴则城市兴。我们坚持传统产业重塑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全面实施制造业“三百三新”行动和民营企业“龙腾计划”,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加快全域城市化。我们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质量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联动改革,初步搭建起“一区两园六组团”的全域城市化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城市”。

图片

产业是龙港的立市之本。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个小作坊到如今的8万户在册市场主体,从“饭菜票”“红皮证”等四小商品到拥有4张“国字号”金名片的百亿级产业集群……龙港缔造了产业发展壮大的传奇。迈入“十四五”的新征程,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立好龙港经济行稳致远的铁柱钢梁。  
一是抓数字赋能。数字化是浙江的浓厚“底色”,也是龙港的城市“亮色”。我们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聚力聚焦重点工业企业,全面铺开“百企智能化改造”“千企上云行动”,每年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打造“无人车间”“未来工厂”10个,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打造“数字工厂”龙港样板。  
二是抓创新赋能。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龙港的民营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我们将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大力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力争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各类大院名校合作,建设各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以及研发中心,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我们将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通过实施“龙城鲲鹏”计划、“龙城能匠”培育行动等,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抓平台赋能。平台能级决定发展能级。我们前段时间成功获批了省级经济开发区,落地了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极大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一大批企业集聚园区抱团合作,实现了“1+1>2”的效应。今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优做强省级经开区,实施法定机构公司化运营改革,做好“招大引强”文章,力争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规模和质量,打造承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能级平台。

图片

图片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去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们全面消除了农村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提前完成“五排查五清零”任务,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战。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接下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就业,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确保“十四五”末,全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万元、5万元,收入比缩小到1.8左右,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二是全力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和医疗是龙港民生领域的主要短板,也是设市以后老百姓呼声最强烈的突出诉求。我们多方借势借力,推行集成改革,合力推动民生领域补短板。比如通过借力温州市教育局,实施“教共体”改革,引进温州中学与龙港中学开展一体化合作办学,与温州大学合办新城实验幼儿园。医疗方面,我们开工建设龙港市新人民医院,与温州附一医建立智联合作,短短一百天时间,就建成投用介入治疗中心、感染病区、新体检中心三大工程,手术量增长了72.3%,公共服务领域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全面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所谓见微知著。我们不仅要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更要注重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把老百姓的口碑作为我们工作的导向。比如我们为了让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特别打造了龙港政务客厅2.0版,集成了“最多跑一次”的审批中心和“最多跑一地”的矛调中心,让老百姓办事解忧“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只盖一枚章”。我们还建成投用“城市大脑”,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的智慧场景应用,比如各小区设立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云药房”,一键直通达邻里的“智慧村社通”,深受老百姓点赞。

图片

图片

确实,与其他同类的县(市、区)相比,我们的人员力量只有他们的40%,要保证工作高效率,除了我们的干部要发扬“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龙港精神之外,我们还要依托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社会的力量。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们融合社会各界智慧力量,合力打造县域“多元共治”的龙港模式。通过编制政府“职能转移清单”,引导全市380多家社会组织承接转移职能;面向全国招聘城市大脑建设首席信息师等一批政府高级雇员,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8家温州市属国企开展合作,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数字的力量。我们为社会治理装上数字“引擎”,实施县域“整体智治”改革,以5G网络率先覆盖为契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发上线城市大脑,智慧基层治理、智慧城管、应急一张图等一批场景化应用相继投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社会治理。

来源/新华网 文案/吴佳蔚 徐景萱

+更多龙港要闻

+更多龙港网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