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3107779999|投稿邮箱:lgrmtzx@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港新闻网  ->  媒体看龙港  -> 正文

温州日报丨从厚德堂到爱敬小学——热心家乡教育的姜立夫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4日

  姜氏宗祠(爱敬小学办在祠内)。

  姜立夫故居门台“文元”匾额。

  姜立夫故居大门“外翰林”匾额。

  姜伯驹(左)为龙港市授牌“爱敬小学”“姜立夫小学”。池长峰摄

  陈文苞文/摄

  在龙港市麟头村,曾有一座创办于1919年的“爱敬小学”,创办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姜立夫。以哈佛大学博士(俗称“洋状元”)的身份创办一所乡村小学,放眼当时温州地区,乃至全国,亦为罕见。百年风雨,爱敬小学的盛衰沉浮,起起落落,折射出龙港地方百年教育的沧桑。

  厚德家风

  姜淑雁女士曾在《回忆慈爱的先叔父姜立夫教授》一文中写道:“(姜立夫)初受家训于厚德堂太公姜訚蒙馆,治学严谨。太公去世后,先父送他去杭州府中学堂(杭州高级中学前身)肄业。先父长叔父四岁,爱参政事,任省参议员;叔父研究科学。兄弟感情深厚,和谐异常。叔父聪颖逾恒,立志天下,爱山水,喜吟诗,能游泳,涉水如履平地。”

  晚清时期,姜氏在龙港市麟头村已是望族。姜立夫祖父姜植熊是晚清优贡生,曾参加张家堡杨配篯组建的江南民团,恩授六品衔。他秉持耕读传家祖训,在自家“厚德堂”创办“姜訚蒙馆”,培育族内子弟。“厚德”取自《易经》“君子以厚德载物”。姜植熊以“厚德”为家训,教育族内子弟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麟头姜氏的“厚德堂”可与同里的三大庙谢氏“崇德堂”齐名。

  姜植熊之子姜炳訚是国学生,延续厚德家风,将四子培养成才,长子和次子过继给房族宗亲,三子姜培瑗,四子姜立夫。姜培瑗考入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学堂监督就是永嘉枫林人徐定超。姜培瑗毕业后曾任温州中学中文教员,热心参加政事,被推选为浙江省参议员。姜立夫(1890—1978),谱名培珦,又名姜蒋佐,幼年在姜訚蒙馆发蒙,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

  姜培瑗见姜立夫读书悟性高,有意将他培养成才,遂将他送往杭州府中学堂就读。姜立夫高中尚未毕业,参加全国第二批庚款留美考试,获备取资格。次年正式留学美国,就读于加州柏克莱大学。19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第二位、也是温州第一位数学博士。同年,兄长姜培瑗患胃疡不治去世,遗下一子姜子骥和一女姜淑雁。长兄如父,姜立夫听闻噩耗,便启程回国。同时,他接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聘书,出任南开大学数学系主任,开始了为祖国培养现代数学人才的教学生涯。

  姜立夫虽受西方现代教育,但受“厚德”家风的熏陶,以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誉满学界,时人尊称“姜老夫子”。姜立夫将姜子骥、姜子睢、姜子骞、姜淑雁等侄辈视若己出,尽心竭力将他们培养成才。对陈省身、江泽涵、吴大任等学生,名为师徒,实同父子。对朋友、同事则谦虚平和,洵若君子。他执掌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海纳百川,摈弃学术门户之见,延揽苏步青、华罗庚等名家入所。学者胡适在1940年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前几年我在《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曾说:‘凡受过这个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他们的人格,都可以上比一切时代的圣贤,不但没有愧色,往往超越前人。’我举出九个人:高梦旦、张元济、蔡元培、吴稚晖、张伯苓、周诒春、李四光、翁文灏、姜蒋佐。”姜蒋佐就是姜立夫,胡适折服于姜立夫的人格修养,视他比作一切时代的“圣贤”毫不愧色,这样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爱敬小学

  据姜淑雁回忆,1919年7月,叔父姜立夫从美国留学归国,回乡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与族人商议整修姜氏宗祠。尊宗敬祖、孝亲敬长,是传统的儒家文化美德,喝过洋墨水的姜立夫没有被欧风美雨改变,足见厚德之风对他影响之深。还有一件就是创办了爱敬小学。

  姜訚蒙馆是姜立夫启蒙的地方,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蒙馆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姜立夫见“乡民文盲之多,非设学校以启之不可,乃召集乡耆十数辈,告以兴学之志”,族人无不赞同,遂将姜氏宗祠作为办学的地方,提取姜氏众学田三十亩为办校的基金田。姜立夫给新校取名“爱敬”,其意来自《论语》中“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孔子曰:“爱与敬,其政之本。”从校名之中,可见姜立夫先生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

  姜立夫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作为办校经费,在姜氏宗祠内修建五个普通教室;又填平祠堂以西的数亩田地,用作运动场。姜立夫还亲自面试教师,签订合同,“开办之年,学生济济有二百余人,一时校风复振,称邑中之冠也。”当年办学费用缺口1000元左右,姜立夫独力垫补。

  1919年9月,姜立夫带着侄儿姜子骥,堂侄姜子睢、姜子骞北上天津,入职南开大学。子骥、子睢、子骞入南开中学就读。姜立夫在离乡之前,还聘家馆塾师教育姜淑雁等族内女孩。据姜淑雁回忆:“1920年暑假,姜立夫第二次回乡,重整爱敬小学,校舍一新。暑假过后,仍带子骥、子骞同行。家馆续办半年,年假时回家,兄妹写贴红对联,母亲办年货,一团和气。过了年,叔父送我到平阳龙湖女子高小读书,暑假后叔父携我同行,进南开新办的女子中学。”

  1924年,姜淑雁初中毕业,暑假回家后,姜立夫命她在爱敬小学当教员。同年,姜子骥高中毕业,考进南开大学;姜子骓也考南京河海工程。1926年3月,姜子骞投笔从戎,南下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

  情系桑梓

  据查民国平阳县教育档案记载,姜立夫虽然远在天津南开大学,但仍牵挂亲手创办的爱敬小学,经常寄书刊报纸等资料回来。1928年秋,姜立夫的堂弟姜克兹担任爱敬小学校长。姜克兹,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在他主持下,爱敬小学延续辉煌。1940年春,姜克兹以年迈体弱力辞,推荐姜立夫的侄儿姜子骞接任校长。

  姜子骞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机要科科员,因厌国民党官场黑暗,遂辞职回乡。经当地乡绅公推,姜子骞任爱敬小学校长。此时,爱敬小学改名为宜山区江山乡第十一保国民学校。

  1949年后,宜山区江山乡第十一保国民学校改名为麟头小学。据姜集志回忆,姜立夫一直牵挂着家乡小学,1966年,麟头小学扩建,姜立夫获悉后,命夫人胡芷华汇款500元赞助款。“文革”期间,姜立夫手写的“爱敬小学”牌子被毁。“文革”结束后,麟头村与林陈村合并,麟头小学改为双灵小学。新的姜氏宗祠落成,姜立夫长子姜伯驹先生题写“爱敬”两字的匾额被悬挂于祠堂内,以示不忘父亲姜立夫创办爱敬小学之意。

  2018年,双灵小学生源严重流失,五个班级才招到25名学生,无法维持,遂将学校并入凤江小学,为了纪念姜立夫先生创办爱敬小学之功,合并后的校名改为爱敬小学。2020年,姜立夫诞辰130周年之际,姜伯驹应邀回到家乡龙港,参加中国数学教育研讨会。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姜立夫故居开放仪式。姜伯驹为龙港市“姜立夫小学”和“爱敬小学”授牌。2021年2月,为了纪念姜立夫先生,龙港市社会事业局将龙港市第十小学正式更名为“姜立夫小学”。

  百年风雨,厚德家风传承,爱敬薪火重燃。如今的龙港已是中国第一个镇改市,教育呈欣欣向荣之势,与民国初期姜立夫筚路蓝缕、倾家办学的时代相比,自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姜訚蒙馆中的“厚德”家风和“爱敬”的精神应似爝火而永相传,这才是对先贤姜立夫的最好纪念。

编辑:金道汉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

+更多龙港要闻

+更多龙港网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