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龙港市委宣传统战部 主管
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温州新闻网 · 龙港支站
一条条现代化道路取代了泥泞小径,一座座数字农业工厂在昔日渔村拔地而起。龙港设市六年来,并非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做文章,更在广阔的乡村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如今,东西部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成为龙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位于龙港东部的舥艚片区,曾以渔港闻名,但也面临环境杂乱、产业单一的困扰。六年来,龙港市启动东部“一带一片”整治,舥艚迎来了蜕变。渔文化广场拔地而起,旧村改造让高楼林立,道路网络四通八达,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初具雏形。
“龙港市政府通过东部‘一带一片’整治,让舥艚的整体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龙港市舥艚第一社区联合党委副书记缪仁德介绍道,“特别是渔文化广场的建设,还配套打造了龙舟基地,一路延伸至舥艚的乾头,与‘又见’文旅项目形成联动,目前我们正在谋划后续发展。”
随着环境改善与文旅项目开发,当地居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曾经困扰生活的海水倒灌、鱼粉厂异味等问题得到根治,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岸线和完善的休闲设施。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在点滴变化中不断提升。
“现在舥艚这边的风景越来越好,休闲游玩也有了好去处。”舥艚社区居民杨永卫笑着说,“沿着海边散步,逛完夜市还能吃点烧烤,回家也方便。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社区居民来说,幸福感确实增强了不少。”
环境是底色,产业是引擎。龙港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布局,自东向西形成了滨海农文旅、渔港经济、现代设施农业等多个产业园区。其中,落户华中社区的数字化植物工厂,是龙港引进的农业高科技重点项目,专注于番茄等种苗的培育,每年可提供1200万到1500万株种苗,能满足龙港大约十分之一的市场需求。
“龙港本地及周边种植户较为分散,缺乏集约化、统一化的管理。”寿光菜博农兴农业公司区域负责人李进会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示范带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选择适销品种,提升效益。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推动科学种植,最终目的是助农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新的运营模式。龙港在乡村振兴中引入温州市首批乡村运营师这一新角色。华中社区的乡村运营师周文彬到任后,不再是简单“守摊子”,而是主动谋划项目,盘活资源,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
“来到华中社区后,我发现这里更需要拓宽年轻人的聚会交友平台。于是我们策划了城缘乡野露营基地,吸引了众多00后、95后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经营效益非常可观。接下来,数智植物工厂将新增研学板块,梦江南生态园也将推出户外拓展、真人CS等竞技类研学项目,进一步丰富体验内容。”周文彬分享道。
如今的华中社区及周边,已成为一个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们在这里享受滨海风光,品尝新鲜海鲜,体验特色文旅项目,昔日渔港焕发出全新生机。
游客潘孝贝赞叹道:“这里的游玩项目特别多,风景绝佳,餐饮选择也很丰富,很多文艺青年聚集在这里,氛围特别好。”华中社区的变迁,是龙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点状突破、组团发展,龙港正努力缩小三大差距,目前已培育市级以上新型农业主体37家,打造花椰菜、番茄、海产品及特色糕点等优特农产品108款,202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6.4162亿元,较2020年增加15.52%。
龙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司令表示:“设市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自东向西逐步形成滨海农文旅、渔港经济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探索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全链条发力渔港经济,建设国际水产城、智慧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一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赋能农民增收,助推共同富裕。”
编辑:陈文雅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