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3107779999|投稿邮箱:lgrmtzx@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港新闻网  ->  图说龙港  -> 正文

龙港“厨余变形记”:垃圾也能“逆袭”,解锁绿色新生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晨曦初露,龙港的街头巷尾已然活跃起来——一支专业的餐厨垃圾收运车队正穿梭于城市脉络中。面对近年餐厨垃圾年产生量从0.73万吨激增至2万吨,传统处理方式已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这些看似普通的运输车,正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关键力量。

  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统筹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厂现代化处理设施令人耳目一新:这里既无异味扰人,也无垃圾堆积,科技力量正在重新定义“垃圾处理”。

  一、织密收运网络,提升处置效能

  目前,收运网络将龙港市划分为6大片区,设置749个餐厨垃圾收运点,每日运行15车次,并增加夜间电动车收运,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商圈、学校和机关食堂。

  该收运网络日均处理餐厨垃圾达54.8吨,累计处理量突破5.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其处理能力已远超47.68万人建成区人口(理论日产生量约7.12吨)所需配套的规模,这不仅解决了当下的处理难题,更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二、智能分选提炼,实现物尽其用

  在园区中央控制室智慧大屏上,每一吨餐厨垃圾的“重生之旅”都被精准呈现。通过接收-分选-破碎-蒸煮-提油-发酵等十余道精细化工序,餐厨垃圾在这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尽其用”。

  分选环节采用大物质分选机以机械强制剥离分选方式,有效分离出塑料、金属等杂质;破碎后的有机质进入蒸煮罐,经高温蒸煮后,浆液通过三相离心设备后,提取出油相、液相、渣相;浆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在特定温度和菌种作用下持续产沼后变成废水。

  最终,这些被传统视为“废物”的餐厨垃圾成功实现完美“分身”: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园区再生水厂,实现水资源循环;三相离心出来的残渣可作为优质有机肥原料;提取出来的油相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助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而无法循环的少量固废则进入焚烧厂实现能源化利用。

  “我们通过这套组合工艺,让每克垃圾都找到了最佳归宿。”技术负责人指着实时数据介绍说,“目前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5%以上,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尽’。”

  三、强化园内协同,能源循环利用

  园区内的协同效应更令人惊叹:园区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圈,餐厨垃圾处理中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满足厂区部分用电需求;预分选出的低价值可燃烧物制成燃料棒,进入固废处置中心焚烧发电,焚烧余热则供应到餐厨厂生产环节,年可节约标准煤2680吨。

  “这种‘能源-材料’双循环模式,让各生产单元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园区负责人表示,“仅能源循环利用一项,每年就可降低运营成本170万元,真正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测算,项目全面达产后,每年可处理餐厨垃圾25550吨,产出可再生油脂500吨、资源化产品(燃烧棒)8942.5吨。这个曾经的城市负担,如今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龙港用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负担而是机遇,这条循环经济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编辑:陈文雅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

+更多龙港要闻

+更多龙港网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