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3107779999|投稿邮箱:lgrmtzx@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港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龙港要闻  -> 正文

“两山”理念指引温州龙港“逐绿生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从印刷产品里铺展出的环保新篇,到红树根系扎下的生态网络,再到村社街巷升腾的共富烟火……自撤镇设市以来,温州龙港始终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以绿色为底,勾勒发展图景。

  绿色印刷书写低碳新篇

  “这鲸鱼尾巴用的是环保纺织材料,孩子摸起来舒服又安全。”在浙江新振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生产总监李建一边递来刚下机的儿童板仔书,一边熟练检查下一批成品。这家如今以儿童益智读物闻名的企业,曾长期依赖药品包装单一业务,每年5-9月,生产近乎停摆。

  转折发生在2022年,公司董事长黄体新决定带领团队进行转型。“我们采用大豆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并结合圆角处理、加厚纸板设计,让产品既环保又耐用。”黄体新介绍,短短两年,这款书已成“网红爆款”,每月返单超万本,企业年产值稳步增长20%-30%,合作出版社扩展到15家。

  龙港印刷业的绿色转型,并非企业“单打独斗”,而是政策引导、技术升级、协同发展的合力成果。

  近年来,龙港市实施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通过环保标准提升、智能化改造补助、设计服务引育等举措,引导企业在源头降耗、过程减排、终端增效上系统发力。从生产端的设备升级,到产品端的文创赋能,再到上下游的协同创新,绿色理念在龙港印刷产业链上贯穿始终。

  同时,龙港市大力推动上下游联动与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校资源落地、引育文创人才,建立“设计与IP赋能研究院”等平台,让创意与制造同频共振。

  浙江乘龙印刷斥资6000万元升级设备,大幅提升了效率、质量和节能水平,打破行业同质化桎梏;浙江晴耕雨读实业有限公司加大设计人才投入,将绿色印刷理念贯穿于文化创意产品全流程,连续六年为高校定制录取通知书,将可持续纸张与环保油墨融入地域文化和艺术设计;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携手浙江师范大学,共建儿童文学实践基地和儿童早期语言阅读文学研发中心,联合研发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儿童文创产品……

  作为“中国印刷城”,龙港市共有886家持证印刷企业、43000家相关市场主体,涵盖从设计、制版到印刷、装订的完整链条;设市以来全行业已应用工业机器人358台,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88个,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出的能耗与排放。

  红树成林勾勒“海上绿梦”

  漫步于龙港市新美洲社区的江滨栈道上,海风带着咸润的味道拂过脸颊。几个孩子兴奋地看着招潮蟹举起硕大的螯钳,在泥滩间横行穿梭。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屏息等待黑脸琵鹭振翅越过林梢。远处,秋茄的苗根在潮水中若隐若现,连成一片葱郁的绿色长廊。

  这片让龙港人引以为傲的红树林湿地,背后凝聚着龙港市几十年来探索“向海要绿”的坚持。“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裸露滩涂。”新美洲社区书记何金来回忆,每逢台风或天文大潮,村里人心里都悬着,生怕海水冲进泥质堤坝。

  趁着全国开展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热潮,2002年,龙港大面积引种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鳌江河口区域和龙港新城北堤和顺堤滩涂。2019年撤镇设市后,龙港投入近亿元实施海堤生态化改造,运用“桩基固滩+微生物改良”技术,成功新增红树林面积1000亩。

  红树林间,盘根错节的根系牢牢锁住泥沙,并高效富集、吸收海水中的重金属,澄澈一方水域。落叶沉入海床,化作丰盈养料,滋养鱼虾贝类,为底栖生物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带动数量猛增3.2倍。由此构建起的“红树—微生物—浮游生物—鱼类—鸟类”生态链,为生物多样性的复苏与繁荣奠定基础。

  在龙港湿地生态检测站的观测日志上,新美洲湿地的鸟类种类由2020年的47种跃升至如今的91种,红树林湿地也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

  “公众参与了、了解了、受益了,保护意识才会不断增强。”龙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里,保护绝非单向的索取或施予,而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龙港市坚持将湿地向公众开放,不仅将海滨栈道引入林间,让市民游客亲历潮间带的生命律动,还开展研学课堂、科普活动、志愿巡护等,让更多市民从“走近湿地”到“参与保护”。同时,多个科研团队定期监测湿地特征、生物群落和碳汇功能,并常态化开展候鸟监测与栖息地巡护。

  截至目前,龙港市种植红树林的海岸线长达7.81公里,年固碳量约570吨,生态经济总价值约8.9亿元。

  和美乡居绘就共富图景

  田野间也能开起西餐厅?在龙港市三园社区的麦田畔,一座散发着南法风情的餐厅,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地标。

  这栋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2024年还是一栋废弃老宅。在“95后”返乡青年张程程与社区伙伴的联手改造下,仅用两个月时间,破旧的院落成为铺满草坪的浪漫庭院,废弃老宅变身为月营收最高达10余万元的网红餐厅。

  在返乡青年的成功创业的背后,是三园社区以“众筹、众策、众管”模式,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积极探路。筹资金、盘资源、建礼堂……这股“三众”之力,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将‘美丽环境’与‘美好生活’一体打造,推动乡村建设从人居环境整治向产业提质升级纵深发展。”龙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实施“村貌革命”,集中推进农厕改造、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和村容提升,让粉墙黛瓦、碧水青堤重现江南水乡的韵味。

  环境焕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龙港市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农房、老厂房等资源,引导各社区发展民宿经济、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促成传统乡村肌理与都市生活方式、年轻创业生态深度融合。

  产业的繁荣又成了“磁石”,吸引企业扎下深根,召唤青年接踵而至,形成了“回得来、留得下、干得好”的蓬勃气象。近三年,全市累计吸引2万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让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为人气汇聚、业态丰富的“活力村”。

  其中,华中社区依托水乡风貌,巧妙布局茶室、书吧、民宿等30余处利民阵地,探索出“以农促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发展路径,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0万元,并获评全省金3A级景区村庄。

  截至目前,龙港已有30个社区完成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占比达42.1%。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等新业态加速集聚,不仅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也带动了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

编辑:陈文雅 责编:金道汉监制:李甫仓

+更多龙港要闻

+更多龙港网视

特别推荐